熱門關鍵詞: 復合式鹽干濕試驗箱 雙開門恒溫恒濕試驗箱 全自動影像測量儀 IP56淋雨測試箱 氙燈老化試驗箱
在高低溫試驗箱的操作過程中進行除霜,核心目的是為了保證試驗條件的準確性、穩定性和重復性,同時保護設備本身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可以這樣理解:霜層就像給蒸發器穿了一件“棉襖”,這件“棉襖”會嚴重破壞試驗箱的制冷效率和溫度均勻性。
以下是進行除霜的詳細原因,分為幾個關鍵點:
霜是熱的不良導體:蒸發器(制冷系統的核心部件)表面結霜后,這層霜會形成一個隔熱層,嚴重阻礙蒸發器與箱內空氣的熱交換。
制冷效率下降:為了達到設定的低溫,壓縮機需要更努力、更長時間地工作,但效率大打折扣。可能導致溫度降不下去,或者波動變大,無法滿足實驗規范的要求(如國標、軍標中對溫場均勻度和波動度的嚴格要求)。
溫度場不均勻:蒸發器表面結霜不均勻會導致箱內各個點的溫度差異變大,有些區域溫度可能偏低,有些區域則偏高,使得樣品經受的應力與實際環境不符,試驗結果無效。
壓縮機過載:如上所述,霜層導致換熱效率降低,系統制冷量下降。為了達到設定溫度,制冷系統(尤其是壓縮機)必須持續高負荷運轉,這不僅耗電量大增,還會導致壓縮機過熱,縮短其壽命。
系統壓力異常:蒸發器換熱不良會導致系統回氣壓力過低,可能觸發低壓報警,甚至導致設備故障停機,中斷正在進行的長時間試驗,造成巨大損失。
排水孔堵塞:霜層過厚可能會堵塞箱體底部的排水孔。在進行除霜操作時,融化后的水無法順利排出,可能會在箱內積水,甚至溢出到工作室內,影響試驗或造成設備短路。
傳感器讀數失準:如果霜層覆蓋了溫度、濕度傳感器,會導致其測量值嚴重失真(例如,濕度傳感器會被結冰覆蓋,顯示100%RH),系統根據錯誤信號進行的調節也會完全錯誤。
高低溫試驗箱示意圖
濕度無法實現:在做高溫高濕試驗時,需要向箱內噴入水蒸氣。如果蒸發器上結有厚霜,這些水蒸氣遇到冰冷的蒸發器會迅速凝結成水甚至直接結霜,而不是留在工作室中增加濕度。這將導致濕度永遠加不上去,試驗失敗。
除濕功能失效:在需要低溫低濕的工況下,系統需要通過蒸發器表面凝結水分來除濕。厚厚的霜層已經占據了所有空間,無法再有效凝結水分,導致除濕功能失靈。
現代高低溫試驗箱通常都具備自動除霜功能,其觸發條件一般有:
按時間周期:設定每隔一定時間(如60分鐘、100分鐘)自動除霜一次。
按累計工作時間:壓縮機運行達到一定時間后觸發除霜。
按開門次數:多次開門引入大量濕空氣后,系統判斷需要除霜。
手動強制除霜:操作人員發現性能下降時,可手動啟動除霜程序。
簡單來說,除霜就是為了“扒掉”蒸發器身上的那件“棉襖”,讓制冷系統能夠輕裝上陣,高效、準確、穩定地創造出所需的試驗環境。 這是高低溫試驗,尤其是涉及低溫、高低溫交變、濕熱試驗時,一個不可或缺的標準維護性操作,直接關系到試驗數據的可靠性和設備的安全運行。